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全部

地球与行星物理学术报告通知-高永新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4日 21:48    点击率:10

报告地点:教学行政楼706

报告时间:2023-04-07  15:00  16:30

报告人:高永新(合肥工业大学)

报告人简介:

高永新,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入选国家青年人才,2005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中科大任博士后、特任副研究员,2014-201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地球电磁学方向研究,发展了定量模拟地震诱导电磁场的计算方法,在揭示地震电磁场特征和阐明地震电磁场产生机制取得重要成果,主持完成国家基金4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曾获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Geophysic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2010年度最佳学生论文奖、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担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安徽省力学学会理事会理事。

报告题目:地震诱导电磁场异常的机理和数值模拟

报告内容简介

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预测困难。但地震常伴随一些物理场异常,例如电磁异常,它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目前已经应用于地震的日常监测中。这些监测表明,地震前、发生过程中都可以观测到异常的电磁扰动,本报告介绍地震发生过程中的电磁场,即地震诱导的电磁场异常。主要有两种信号被观测到,一种是比地震波早到的信号,可能是地震破裂时产生的信号,在地震预警方面有重要价值。第二种是同地震波的信号,通常称为同震信号,其可能携带浅层的介质信息。地震电磁信号的产生机理还不清楚。目前有几种可能的机制被提出,如动电效应、压电效应、压磁效应、发电机效应,但哪一个是真正机制,目前还有争议,因此需要研究每一种机制产生的电磁场的特点。本报告分别介绍动电效应、发电机效应和压电效应产生的电磁场的特点及其区别,将理论模拟与观测资料比较,讨论实际观测电磁信号的产生机制。


Copyright ©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邮箱:hxy59@ustc.edu.cn   电话:0551-6360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