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带是全球板块构造理论的核心构成单元,其持续的俯冲过程孕育了全球地震带。俯冲带中孕育地震的区域也被称为贝尼奥夫带。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0-70 km)、中源地震(70-300 km)和深源地震(300-700 km)。它们的破裂机制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主要包括脱水脆化、亚稳态橄榄岩相变和热剪切失稳等(Zhan, 2020)。俯冲带内孕育的地震为我们深入研究俯冲带的动力学过程...
查看详细板块构造是现代地球科学的核心理论,威尔逊旋回进一步阐述了一个自洽的固体地球演化过程:板块在大洋中脊处扩张新生,在大陆边缘处俯冲消亡,同时,俯冲板块的负浮力以及洋中脊的推力驱动着整个动力学过程。然而,威尔逊旋回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新的俯冲如何在被动大陆边缘启动?现代观测表明,被动大陆边缘能够承载很大的应力,俯冲很难启动,大西洋两侧的被动陆缘更是稳定存在了数十个百万年以上...
查看详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旸、赵东锋团队与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王宝善、姚华建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传感(DAS)系统,该设备使用现有通讯光缆可进行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预测、地下结构成像、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等。DAS设备自2021年6月部署在合肥紫蓬山进行连续观测,已成功监测到定远县2.3级地震(6月4日)、宣城2.7级地震(7月22日)、菲律宾6.6级...
查看详细地震各向异性研究是揭示断层变形机制的最有力手段之一。通常认为地壳中的各向异性机制有两种:一种是在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地壳浅部微裂隙定向排列所造成的各向异性;另一种是在断层邻近区域,由于断层两侧块体相对运动形成的与走向一致的结构面所引起的各向异性。横波分裂分析是研究地震各向异性最直接的方法,但其测量的是沿射线路径的累积效应,深度分辨率往往受到限制。体波走时各向异性成像可以获得高...
查看详细7月12日,蒙城野外站2020年开放基金中期进展交流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成功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蒙城野外站常务副站长姚华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副站长薛向辉、王宝善,安徽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处长、副站长吴华章,郯庐大别研究中心主任、副站长黄显良,安徽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副处长苏小妹以及19个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姚...
查看详细大地震之后会跟随大量余震,往往会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二次危害,阻碍了震后救灾工作的展开。已有研究表明,一个大于6级的地震发生后,仍有一定的概率(约5%)会跟随一个更大的地震,从而导致更严重的灾害。因此,对余震序列的密切监测对于跟踪后续地震灾害、提高对余震规律认识至关重要。虽然已有传统区域和全球永久地震台网在大地震监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们的空间覆盖不足以提供高分辨率的余震监...
查看详细